今日关注
昨日,晋江传来好消息,近日经国家商务部批准,横跨海峡两岸的“国字号”展会-第一届海峡两岸食品交易会正式落户福建晋江,并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台港澳企业服务中心、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、闽台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、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、台湾食品发展协会、台湾整厂发展协会、欧中食品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。
据悉,第一届海峡两岸食品交易会暨第四届闽台(泉州)食品交易会将于2017年7月27日-29日在晋江市SM国际展览中心和佰翔世纪酒店同期举办,参展面积40000平方米、比上一届增加5000平方米,标准展位1800个、比去年增加200个。
这标志着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且规模、影响力日渐扩大的闽台(泉州)食品交易会完成了全方位的办展升级。
国家商务部文件(截图):
“国字号”食品展落户晋江
根据商务部的批文,第一届海峡两岸食品交易会的展出内容包括:休闲食品成品、食品加工包装机械、食品工艺技术、食品原辅材料及添加剂、动漫品牌授权及包装设计等。
往届展会盛况
第一届海峡两岸食品交易会的举办时间和地点,将与第四届闽台(泉州)食品交易会重合。
“两大食品展会的合一,将使展会的规格和内涵、影响力等有更进一步、全方位的提升。”第一届海峡两岸食品交易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还透露,今年的展会将力争邀请旺旺、康师傅、统一等台湾知名食品企业到现场参与互动。
在配套活动上也更加丰富,除了有四名国际设计大师坐阵的2017“金食奖”国际食品包装设计大赛和品牌策划及包装设计国际高峰论坛外,还将同期举办国际食品工艺技术对接会、中国食品电商企业峰会、中国名优食品推介会、“中国之星”食品行业颁奖盛典、海峡两岸食品论坛、品牌企业订货会等系列配套活动。
往届展会盛况
升级为国字号,将带来哪些帮助?
值得一提的是,这是去年以来商务部和国台办唯一新批的冠名“海峡两岸”的大型展会活动。同时,也标志着第四届闽台(泉州)食品交易会完成了从规模到内涵、效应、平台的全方位升级。
“为进一步提升食交会的国际知名度,提高食交会在海峡两岸及国际市场的影响力,海峡两岸食品业界同仁呼吁升级食交会规格、扩大参展规模。升级‘国字号’后将更能获得国外一些协会和机构的认可,让展会让吸引更多的国外展商和采购商。”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认为,作为冠名“海峡两岸”的国字号展会,至少有四层目的意义:
1、整合集聚海峡两岸各方食品贸易资源,助力两岸食品企业抱团开拓市场,降低营销成本,提升营销效益。
2、引领推动中国大陆食品企业对接欧洲、中国台湾、日韩先进装备、适用技术,带动中国大陆食品行业创新发展、转型升级。
3、充分展示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成就,拓展中国食品境外影响力,吸引境内外知名食品机械装备、食品原辅材料制造商到福建投资兴业。
4、依托食交会广泛带动效应,涵养福建酒店餐饮、交通运输、商业零售、休闲旅游等服务业增长来源,促进福建区域食品专业市场繁荣融市。
往届展会盛况
前三届食品交易会展会成效
闽台(泉州)食品交易会自2014年7月首次在中国食品工业强市—晋江举办至今,已成功举办三届,有力推进了海峡两岸食品行业的交流与合作,整合了海峡两岸食品产业资源,促进了中国食品行业转型升级。
2016年举办的第三届食交会成功汇集来自台港澳、日韩、越南、马来西亚、印尼、欧美等17个国家或区域的国内外食品主产区393家食品及配套企业参展。作为一场集聚华东、华南、闽台两岸,最专业、实效、国际性的食品盛会,食交会规模越发壮大,成交额和参展人数逐年递增,已经成长为华南第一大食品展。
一组数据见证了食交会的成长轨迹:食交会过去三届的交易金额分别为50亿元、65.3亿元、80.21亿元,成交额以每年22%左右的速度递增;展会面积分别为1.8万平方米、2万平方米、3.5万平方米;展位数量分别为800个、1000个、1600个;到会人数分别为3.5万人、4.3万人、6.22万人。
“而2017年食交会的展会面积4万平方米,设置1800个标准展位,其中中国台湾(境外)展位400个,预计参会人数将超过7万人。”组委会有关负责人指出,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,食交会在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作用越发明显。
海都记者 陈金兰
大泉商微信编辑 林淑芳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