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
活
广
播
微党课
2016年7月25日 第十七期
拂去灰尘,揭开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记忆——
“飞夺泸定桥”鲜为人知的悬疑?——
戳音频收听微党课!
追寻尘封多年的记忆碎片
微党课
讲你没听过的
与党有关的那些事儿
本节目特别鸣谢
中共沈阳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 刘工力
相关链接——
夺泸定桥的故事在让我们由衷敬佩红军战士的英勇的同时,也留下了一个疑问:当时防守泸定桥的国军为何不炸掉大桥?
当时防守泸定桥的并不是国民党蒋介石的中央军,而是四川军阀刘文辉的第四旅,旅长袁国瑞下辖38和11、10三个团。以李金山为团长的38团(缺一营),重点防守泸定铁索桥。刘文辉表面上服从国民党中央,实际是独立力量,蒋介石也没把他当自己人。当时刘文辉最担心的是蒋介石借“剿共”之名侵占他的地盘,对防守红军并不卖力,当时蒋介石曾通电话让刘文辉将铁索桥砍断,但刘文辉回应说那是康熙大帝御批修建的,趁蒋介石思考的间隙,刘文辉表示:没关系,我把铁索桥上的木板拆了就行了。泸定桥共有十三根铁索,九根铺着木板作为桥面,两边各有两根是护栏。守桥的川军拆桥板的速度极其缓慢。他们只拆除了一部分桥板,红军就赶到了。川军马上用煤油烧桥,但也被红军扑灭了。
当时将介石是命令刘文辉炸桥的,但刘文辉没有炸。通过分析各种史料,刘文辉之所以没有炸桥可能是出于三种考虑:一是从军事上说,他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,那就是万一挡不住红军,自己撤退时需要;二是因为泸定桥是连接川藏的唯一通道,是当地汉藏民族交流的唯一桥梁纽带,而他毕竟是当时四川的“省主席”,如果把桥炸了会激起民愤,这对他的“领导地位”是不利的;三是如果炸了桥,过后还是要花钱重修的,这样代价太大了。
当然,最重要的还是他小看了红军的能力,根本没有想到红军能过来。为了应付蒋介石,他提出了另一替代办法:如守不住就用煤油烧桥。事后,蒋介石气得捶胸顿足,把刘文辉好一顿臭骂,并给他记了一个大过。
(来源:凤凰网)
九十五年前的七月,
一个伟大的政党宣告成立。
九十五年前的七月,
一面火红的旗帜冉冉升起。
鲜红的党旗,经历了九十五年的洗礼,
更加飒爽多姿。
庄严的党徽,经过了九十五载的锤炼,
更加坚如磐石。
我们坚信,
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,
在全市人民的奋力拼搏下,
家乡沈阳的明天会更加美好!
本期编辑:梦凡
责任编辑:邵杰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